新加坡學子訪華,在武職學習剪紙藝術,欣賞漢服之美

發布者:文化與傳媒發布時間:2024-05-15浏覽次數:65

武職網訊(通訊員王超然 羅慧中 大學生記者方夢菲 餘文琦)3月12日上午,48名來自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的師生走進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來到文化與傳媒學院全媒體音視頻生産實訓基地,體驗了一堂别具一格、意義深遠的非遺文化課程。

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武漢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松柏對遠道而來的師生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他結合自身豐富的經曆,詳細講述了武漢剪紙走向世界的諸多故事,并因此引發了師生們的濃厚興趣和廣泛關注。

在沈松柏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們積極投入,動手實踐,一幅幅精美的武漢剪紙作品在他們的巧手中誕生。沈松柏表示,文化交流是增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誼的重要途徑,而傳統手工藝則是這一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對新加坡師生的友好表示,沈松柏親自為他們贈送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武漢剪紙作品,希望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不斷取得進步,成為推動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文化與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負責人譚迎春老師,身着傳統漢服,逐一為學生講述了漢服的穿着方法。她說,漢服不僅僅是衣服和裝飾,還是文化的外在體現。她以不同時期、形制、樣式的漢服為例,深入淺出地帶學生了解了其背後所蘊含的禮儀和文化内涵。換上款式各異的漢服後,新加坡學子沉浸在這份古老而優雅的文化氛圍中,感受着獨具中國韻味的莊重與雅緻。

“我特意選擇了這件紋樣是鶴的衣服,因為下午我們還會去黃鶴樓,所以我認為這件衣服非常具有武漢特色。”聽到一位學生這樣說,譚迎春随即教其朗誦了千古傳頌的《黃鶴樓》,學生大為贊歎。

譚迎春表示,看到新加坡學子對剪紙和漢服的熱情,自己深感欣慰和自豪,希望盡己所能,令他們不虛此行,更加真切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深度,更加熱愛和尊重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據悉,此次來校交流的新加坡師生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自2008年接待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交流活動以來的第19期交流師生,主要來自該校工程學院。在交流期間,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新加坡學生做了全面的項目安排,包括中國概況、書法剪紙、武術太極、5G發展、創新創業等專題工作坊,還包括黃鶴樓、省博物館、東湖等文化參觀和大型企業參觀活動。

(審核:張曉蓮)


版權所有 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學院辦公電話:027-87766655 招生電話:027-8776653